江蘇艾華美陳中高層團隊《企業運營沙盤》復盤演練
為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積極探索企業管理新方式,認真學習先進的企業管理理論和新企業管理模式,不斷的完善和改進企業發展現狀,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2月22日,江蘇艾華美陳中高層團隊參加企業沙盤實訓培訓。
什么是企業沙盤模擬課程?
企業團隊沙盤模擬培訓作為一種體驗式的企業教學方式,是繼傳統教學及案例教學之后的一種教學創新。借助沙盤模擬,可以強化員工的管理知識、訓練管理技能、全面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沙盤模擬教學融理論與實踐于一體、集角色扮演與崗位體驗于一身,可以使員工在參與、體驗中完成從知識到技能的轉化。
背景介紹
每組學員均將接手一家擁有8500萬資產的制造型企業,本次沙盤以運營一個生產制造型企業為前提,初始主打產品為P1,立足于本地市場。企業未來發展會不斷壯大,豐富產品線,研發P2、P3、P4產品,同時開發區域、國內、亞洲、國際市場。其自身擁有一個大廠房、3條手工生產線、1條半自動生產線,專門生產P1。模擬運營周期為3年。
角色認知
此次模擬經營共分三個小組,每個小組5人,分別承擔首席執行官CEO、財務總監CFO、營銷總監CMO、生產總監CPO、采購總監CSO。從角色名字可以看出來,每個人都有自身的角色定位和職責內容,需要提前進行認知和理解,避免出現思想不統一。實際上每個人都想參與和指揮其他小組成員的工作內容和方向,而忽略做好自己的事。
戰略戰術制定
戰略規定了企業未來的走向,是從長遠的角度出發進行考量,這個需要所有成員在CEO的引領下,群策群力去謀劃,奠定企業發展的基石,始終如一。戰術決定了企業當下發展的每一步,是從短期或當下的角度出發去制定,需要靈活應對外部和內部環境的變化,尊重市場和企業實際。在開始模擬經營之處,小組成員需要認真思考企業發展的目標,長期和短期的,定好發展策略,是激進擴張搞壟斷,還是慢慢發育打后期。每一年模擬經營開始時,定義好經營的戰術,爭取更多銷售訂單,最大化實現企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全價值鏈管理 所謂全價值鏈,其實對于制造型企業來說,即是體系能力。制造型企業作為重資產型企業,上游、下游環節眾多,內部外部裙帶連接復雜成網,如何順利運行和發展,就需要企業內部建立系統完整的流程體系,以市場引領、用戶為導向,捋順價值流向、信息渠道。舉個簡單的例子,從產品誕生的流程來說,整個信息和價值流向應該是:營銷總監→生產總監→采購總監,每個箭頭的前者為信息輸入端,作為后者的客戶。 成本意識 在大批量生產階段,成本的考量對于企業的利潤提升至關重要。在沙盤模擬過程中,成本的意識重要性凸顯無疑。模擬初期,基于對游戲規則的陌生和欠了解,大多數小組陷入了“富二代”模式,有錢隨便花,大肆投入廣告費競標、高舉短期債務大跨步進行長期投資。經歷過幾輪的運轉后,往往都會陷入現金流吃緊而不得不大量引入短期債務甚或長期債務來維持企業生存。 財務報表 財務三大報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他們用實實在在的數據揭示了企業真實情況,因此,了解各項數據的含義、來龍去脈,對于甄別好企業、壞企業極為有利。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銷售產品的毛利數據。我們知道,毛利=銷售收入-直接成本。毛利高低也基本會象征企業是盈利還是虧損,畢竟它作為企業盈利計算的資金源頭。對于高毛利率的產品,在訂單量并不大的情況下,其在扣除相關經營費用、折舊、利息、納稅之后,依然會有一定盈余。對于毛利率低的產品,企業必須沖刺更多銷量,提升整體毛利數據,同時控制單位成本,這樣才會有盈利可能,否則將陷于虧損。 從盤面來看,各組在早期都制定了不同的戰略,但在獲取訂單時候都有不同程度的高估自己,并且快速擴大生產和研發投入,導致后續生產、銷售、資金鏈都有一些脫節的現象,往往都回過頭來熟悉規則。沙盤模擬游戲對于未接觸過財務的同學,確實制造了一些小麻煩,各小組都在盤中的時候發現賬面無法做平,一點點的差異造成現金流和凈利率的巨大偏差。 但商場的精彩在于,永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第三小組團隊第一輪,因為廣告費投入過少,搶訂單落后其他小組。他們及時調整戰略,理清財務和生產思路,大力優化運營效率,并在第三輪成功獲取大額訂單,最終以微弱優勢領先其他2組,獲得最終勝利,上演一場成功的大逆轉,小組成員也興奮不已。 通過這一模擬,各層面員工對公司業務,達成一致的理性及感性認識,形成共通思維模式,以及促進溝通協作新方式。